上海是众多国际乳业巨头总部的聚集地,虽然新一轮疫情给上海及国内部分市场的乳业消费带来一系列影响,但多家国际乳业巨头今日向第一财经表示,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。
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中国是恒天然非常重要的市场,恒天然三分之一的产品销往中国市场的原料、餐饮服务或消费品渠道,上海也是其中国市场总部的所在地。多年来,通过与本地客户在营养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,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。
今年3月17日,恒天然公布了截至2022年1月31日6个月的上半财年业绩,报告期实现收入约108亿新西兰元,同比增长9%,中国市场继续扮演了增长主力的角色,实现收入34.5亿新西兰元,同比增长13%。在半年报业绩会上,恒天然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原料、餐饮服务、消费品业务等方面的投入。
在周德汉看来,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中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,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日益重视,这也推动了市场对于优质乳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。恒天然也看到中国经济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强大韧性,也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,这也是恒天然继续扩大在中国业务的根本原因。
2008年就扎根落户上海市黄浦区的荷兰皇家菲仕兰(下称“菲仕兰”)也是世界乳业十强之一,菲仕兰方面今日向第一财经回应表示,感谢在疫情期间上海市、黄浦区政府对菲仕兰的保供、业务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大力支持。
在本轮疫情初期,上海部分居民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存货吃紧,多家奶粉企业曾向第一财经透露,当时运力不足是奶粉保供最大的困难,企业组织员工和第三方加班加点配送,配送员每天只睡4-5个小时,但时效上仍较难保障。
据介绍,在今年4月初,为保障上海市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,菲仕兰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,并在当天就拿到了2张通行证,可以及时将奶粉配送到消费者所在小区。此外,菲仕兰还得到上海市商务委的批准,得到《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》,并得到市消保委的大力支持,在相关公众号和“上海发布”等平台中发布社区团购信息,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的团购渠道信息,并通过公司的400热线电话接单和协调,解决消费者的燃眉之急。
从2008年1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注册以来,菲仕兰中国市场业务实现了高速发展,营收规模和纳税增长了约20倍。近日公布的2021年财报也显示,菲仕兰中国区全年净销售额保持双位数增长,其中跨境电商业务和新业务的增长均超过20%,专业乳制品业务增长超过30%。2021年底,菲仕兰在上海投建了全球首个创新体验中心,进一步探索乳企零售线下数字化转型。
菲仕兰今日也回应表示,目前上海疫情攻坚战已经胜利在望,相信本轮疫情过后,中国乳业消费还将继续蓬勃发展,未来公司也会将更多全球新品引入中国市场。
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栾立
关键字恒天然上海疫情菲仕兰
相关阅读王贺胜说,在前期基础上,上海疫情防控到了中流击水、不进则退的阶段,越是接近目标,越要较劲爬坡,统一思想、加大力度、真抓实干。
05-05 19:43孙春兰指出,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,要咬紧社会面清零目标不放松,继续推进攻坚拔点行动,坚决做到应收尽收、应隔尽隔,巩固扩大防控成果,防止疫情反弹。
05-01 20:024月30日0—24时,上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88和无症状感染者7084例。
05-01 08:172022年4月24日0—24时,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7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6983例。
04-25 07:52李强指出,要对照“四应四尽”要求,把工作做到前面,把问题想在前面,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,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,全力补短板、堵漏洞、强弱项。
04-24 19:32 一财最热第一财经APP
第一财经日报微博
第一财经微信服务号
第一财经微信订阅号
第一财经VIP APP
点击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