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久不见小伙伴,一入校门,走进教室,相拥齐齐叹道:“太想你了!”
甚久未见,趁着课间时间,跟小伙伴继续畅聊,甚至走廊游戏打闹,再相约放学球场切磋球技。
不过应急君得提醒同学们,无论是游戏还是运动,要注意安全,以免发生意外伤害。
让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,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统计,近年来,全市中小学生相关的意外伤害,呈现这样的特点:
1、上、下肢经常受伤
伤害发生最多的部位集中在上、下肢。
2、多为跌倒、坠落伤
3、90%以上发生在校内
4、多发生在休闲和体育活动
娱乐/玩耍/休闲活动和体育活动均为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的活动。
5、一半以上为挫伤、擦伤
预防意外伤害要注意这些:
◆在校活动
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,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,增强安全意识,提高防范技能。出入校门遵守规则有序而行,注意周边及地面环境,不拥挤猛跑。有序进出教室,不拥挤、不推搡。上下楼梯、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,不追逐打闹。在食堂、礼堂等人多场所不拥挤,讲究秩序,避免踩踏。不攀爬楼梯、走道、水池等区域的护栏设施,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,避免坠落。小心轻开、轻关门窗,防止夹伤。文具、用具要妥善保管,铅笔不削双头。不拿尖锐文具(圆规、铅笔、剪刀等)玩耍。使用手工用具时一定按照老师要求正确使用。使用钝口圆头的安全剪刀。
◆运动期间
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、保护装备及利用合格的器械进行运动。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及当前状态,选择强度合适的运动。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补充。运动前,必须充分热身;运动后,应作充分的拉伸、整理活动。饭后一小时内、太饱太饿及在剧烈天气下(暴晒或大风大雨)不适合运动。如运动期间出现疼痛或受伤情况,必须立即放慢或停止运动,以防伤害进一步加重。
◆一旦发生这些伤害,可以这样做
擦伤:
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,若有砂石等杂物,应用消毒工具清理干净。对于面积小的伤口,可用75%的酒精棉球清洁消毒伤口周围皮肤。若伤口较深,严重者应到医院处理并注射“破伤风”针。
扭伤:
冷敷扭伤部位,用绷带加压包扎。24小时后,可根据伤情用外伤药外敷、按摩、热敷并及早进行扭伤关节功能的恢复性锻炼。在受伤的24小时之内,切勿作按摩或热疗。
▲踝关节扭伤的治疗,图源:腾讯医典
肌肉拉伤:
早期采用冰袋或冷水进行冷敷。中期(24小时后)可用盐水热敷、按摩、外贴活血膏等。晚期以功能锻炼为主。
肌肉痉挛:
手指、手掌抽筋:将手握成拳头,然后用力张开,又迅速握拳,如此反复进行,并用力向手背侧摆动手掌。上臂抽筋: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屈肘,然后再用力伸开,如此反复进行。小腿或脚趾抽筋: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,握住抽筋腿的脚趾,用力向上拉,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,帮助小腿伸直。
▲小腿抽筋处理办法,图源:腾讯医典
▲脚趾抽筋处理办法,图源:腾讯医典
大腿抽筋:弯曲抽筋的大腿,与身体成直角,并弯曲膝关节,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,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,并做震荡动作,随即向前伸直,如此反复进行。
鼻出血:
受伤者坐下,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~15分钟。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,一般能止血。不能止血的马上送医院。
校园活动丰富多彩,但也要注意安全,同学们知道了吗?
来源:深圳应急管理
整理:深圳晚报